2020年8月7日

診間問答:第8集 「這藥物有什麼副作用?」

<<初診>>

個案經過問診、討論治療計畫,同意接受藥物治療。在開立藥物後,告知有哪些藥物、每個藥物的服法、作用、以及可能的副作用,經過一週後回診。

<<複診>>

詢問這週的情緒狀態、一般生活,還有有無身體不適應藥物之情形,列舉了一些情形,個案表示都還好,最後準備結束此次診察。

Dr:還有什麼問題要問?

C:這藥物有什麼副作用?

Dr:剛剛詢問你的反應,似乎一切都還蠻適應的,應該是還好。

C:可是聽人家都說吃精神科的藥物會有副作用、、、、

(恕刪)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每一種藥物進入體內,都可能產生我們不想要的作用,就是一般稱的『副作用』。

在藥物上市前,會進行相關的研究、實驗,在那麼多受試者中曾經出現的副作用,『幾乎』都要列出來。在目前的規定下,藥袋外面必須註明很多訊息,包含『可能』的副作用。

正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,反應不一,所以曾經出現在別人身上的副作用,不見得會在自己身上出現;而且,列舉的副作用是『可能』有一些比例的個案出現,並非全部。

有些個案較為敏感、焦慮、受暗示性高,常常會因為未出現的副作用而延誤了治療的時機,這是很可惜的。

所以,像是上述的對話,有時候我會這樣回答:
「重點不在於藥物有什麼副作用,而在於『你』有什麼副作用!」

每個個案都是獨立的個體,獨立的反應,醫師會針對你的狀況做個別的評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