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8月28日

診間問答:第9集 [有哪些放鬆的方法?]

在門診時常常碰到因為壓力大而產生失眠、焦慮、易怒、胃食道逆流、大腸激躁症、胸悶、肩頸痠痛、、、、等諸多不適的個案,經過幾次的門診藥物治療療程後,身體症狀改善、情緒慢慢平穩,在討論非藥物的治療的部份時,這是最常被問到的問題。


  • 個案:有那些放鬆的方法?醫生你可不可以建議一下。
  • 醫師:不一定耶,要看你囉。(個案一定會OS說:有回答跟沒回答一樣!)
  • 醫師:看你原本的習慣。如果原本跑步可以讓你放鬆,那就跑步吧,如果喜歡畫圖,那也可以重新開始畫圖,甚至打打手機的小遊戲也可以。可以設定幾種活動,有動態、靜態,每次就好像撲克牌抽牌一下,選擇一項來做。
  • 個案:那像現在流行的那個『秘密花園』著色書,可以嗎?
  • 醫師:當然可以啊,只要你喜歡,當然沒問題。不過,要注意一下做這些「放鬆」的活動時的心態,不能太認真。
  • 個案:怎麼說?
  • 醫師:心態很重要。如果在著色的時候,規定自己一天一定要畫滿一頁或是半頁,那還能夠放鬆來進行嗎?!就好像是跑步一樣,我們常常會鼓勵可以做適度的運動。但是如果太認真,今天30分鐘跑了4公里,然後設定下週30分鐘要跑到4.5公里,再下下週要跑到5公里,做不到就十分懊惱,這樣會不會太嚴格了一些,也失去了放鬆的意義了。唯有抱持輕鬆的心態來執行,才能夠達到放鬆的效果。

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,對於同樣一件事情的表現,或是壓力反應也不一樣,常常會以這樣的例子來形容:同樣是一小杯高粱酒,我想每個人喝下去的反應都不一樣;有人喝完若無其事,有人喝完倒頭大睡。所以,同樣是對於焦慮症、或是憂鬱症,不僅僅每個人在藥物治療上面不見得相同,而在非藥物的治療上,也不見得相同。對於別人有效的藥物、以及方法,對自己不見得同樣有效。所以,醫師才需要在門診花時間跟個案討論適合的方式。